顺应健康趋势与寻求产品创新可行性,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将外观有瑕疵、无法上市的绿花椰菜,利用干燥技术处理,保留其鲜绿色泽与营养成分制成花椰菜粉。方便添加至各种料理中的绿花椰菜,可解决食材浪费问题,亦可解决澳洲人摄取蔬菜量不足之问题。现CSIRO正积极研究绿花椰菜拿铁。
日本朝日啤酒研发高碳酸无酒精饮品
日本朝日啤酒将于明年夏季推售宝特瓶装高碳酸无酒精饮品,产品可于外出、运动等场合饮用。该产品采用PET宝特瓶容器维持高刺激性碳酸浓度,并调整香料比例增添啤酒风味,使产品兼具浓郁香气及止渴效果。该公司期望以改良后清爽高刺激感的无酒精饮料的特性,增加满足运动后及多种场合饮用的需求。
日本开发淋用家庭食用油
日本厂商开发高保鲜密封瓶,提倡增加食用油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是不加热直接淋于食品上的添加方式受到广泛欢迎,相关健康淋用食用油产品需求增加。人气油品包括橄榄油、亚麻籽油及芝麻油等,带动市场需求及食品公司挖掘新兴食用油。
清除豌豆蛋白的不佳风味
一般消费者以草味、苦涩等描述豌豆蛋白的味道,一些研究者研发消除豌豆蛋白的不佳风味,效果甚微,需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商业化应用。以功能饮料或营养棒添加豌豆蛋白为例,底热量甜味剂可掩盖不佳风味,但可能有苦涩金属异味;豌豆蛋白与香菜、巧克力可良好融合,但不适合与草莓等混合。Flawor Health公司开发的风味解决方案,是透过高速细胞筛选机制(high throughput cell-based screening)分析各种水果、中草药、蔬菜等天然植物风物物质,并精确模拟人类嗅觉和味觉细胞,以观察人类认为哪些是甜味或苦味物质,建立人类风味感官数据库。该公司针对含苦味物质的植物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提供降低40%-60%苦味的解决方案,且不影响产品的其他成分味道。
解决天然色素应用于饮料的问题
饮料经常使用的天然色素为棕色(焦糖色素)、黄色/橙色(类胡萝卜素)、红色(花青素)、蓝色/绿色(螺旋藻)等,由于设备生产能力、加工参数、包装、保存、物流等多种因素,包括光、热、pH值等,使得饮料应用天然色素较难。多数天然色素需低温存储,同时,存储设备的开关会引起色素的降解或微生物污染,一些制造商用盒中的袋子(bag in box)作为解决方案,可提供单批次饮料生产所需色素用量。在饮料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色素与其他物质的相互反应。例如,维生素与矿物质会加速色素降解、褪色,或色素和矿物质结合,导致色素沉淀,设计最佳的矿物质形态或添加顺序来解决。对于天然红色素在弱酸性、耐存储的饮料中可能转变为紫色或蓝色,则采用蔬菜来源的色素作为替代品。另外,脂溶性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辣椒色素等,会迁移至塑料包装表面,形成不易消除的污渍,双胶囊乳化技术(double encapsulated advanced emulsion technology)可将脂溶性色素转化为完全水溶性且均质的溶液。
全球昆虫蛋白质消费需求加速扩大
据Research and Markets 预计,2018年至2023年全球食用昆虫市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可达23.8%,至2023年其规模可达11.8亿美元。其中食用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比其他经常食品的肉类蛋白更为环保,成为各界开发替代蛋白的焦点之一。另据GlobalData所调查显示,全球有近40%的消费者表示不熟悉昆虫蛋白成分及其益处。有25%的消费者认为其对健康无影响。虽然有近20%的消费者认为昆虫蛋白对健康有负面影响,但仍有21%的消费者认为其对健康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全球零食市场发展趋势的健康和价值
随着生活形态的转变,消费者对零食的要求与日俱增。据Technomic调查,全球零食市场预计2021年达到1,758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逾5%。此外,零食消费近两年显著增长,2014年消费者每日食用零食占76%,而2017年增长至83%。另据Euromonitor调查,消费者需要饮食选择的灵活性,其对能传递兴奋、经验、道德、享受、价值和健康的食品需求日益增强,促使零食开发多样化。近年零食已不局限于糖果或马铃薯制品,还包括酸奶、肉类零食和蔬菜零食等。另,含有蛋白质和纤维等健康功能的零食也逐渐受关注,一些消费者将此类零食取代正餐。此外,新兴消费者群体的崛起也影响了食品饮料各个产品的产业链;其在购物时有碎片化、注重品牌、女性消费占比增加等特点,促使零食生产商在选材时偏好选择女性喜欢的口味,且为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对于市场和口味的高要求,厂商将以精选的材料满足对产品价值和健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