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行业信息权威发布会议培训会议室预约科技咨询政策法规科普讲堂食品安全
  • 首页
  • 中心介绍
  • 行业关注
  • 权威发布
  • 会议培训
  • 会议室预约
  • 期刊出版
  • 科普讲堂
  • 加入我们
行业关注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

电话 : 010-53218338

传真 : 010-53218336

E-MAIL : ffeo@vip.sina.com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关注>正文

更多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07-04    阅读数:66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团队在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HRMS)对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团队在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HRMS)对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 Chem.)杂志上。
 
       食品安全与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针对食品中已知风险的靶向分析,已建立了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体系,而针对食品中未知或不可预知的风险物质,亟需建立非靶向筛查技术。
 
       研究人员针对非靶向筛查的技术难点——未知风险物锁定,发展了一种潜在风险物质的快速锁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一级、二级质谱的原始数据,经过峰匹配以及滤噪处理后,将获得的离子数据进行均值偏差倍率(MDR)计算,选定MDR值大于等于20的离子为可能的潜在风险化合物。同时,总结具有特定结构的特定种类物质的特征碎片离子或中性丢失离子,建立特征结构碎裂规律的匹配检索,并且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检索,从而锁定特定种类的风险化合物。
 
       科研人员首先采用实验室自建的内源性代谢物数据库(Anal. Chem.)和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等网络数据库进行内源性物质排除,然后通过D药物数据库(DrugBank)、小分子数据库(Metlin)和质谱碎片数据库(mzCloud)等数据库进行未知物质的定性,最后通过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无阴性对照的食品样品潜在风险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具有快速锁定潜在风险物质并准确定性的优点,为食品安全的检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发酵酒品质与安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技术产品服务部
  • >首页
  • >中心介绍
  • >行业关注
  • >权威发布
  • >会议培训
  • >会议预约
  • >期刊出版
  • >科普讲堂
  • >加入我们
  • 电子邮箱 : ffkj@cnif.cn ffkkj@sohu.com
  • 邮政编码 : 100015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 版权所有©2010-2017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